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正当时
发布时间:2013-11-29 08:58 作者: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央财政近日下拨2013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8亿元,这对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对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也将是一大利好。
近年来,我国的民营文化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凭借其灵活的经营理念和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在文化市场上取得不俗的成绩,对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已然正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生力军。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民营文化企业自身经营上的缺陷,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明朗,导致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归结起来,目前民营文化企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体制落后,无法满足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需求;二是民营文化企业自身资源单一,依靠性强;三是民营文化企业各自为战,没有长远规划,无法形成规模化的发展优势;四是民营文化企业普遍存在高级人才匮乏的现象。
人人都知道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文化市场空间巨大,民营文化企业也普遍认识到必须要向纵深一体化发展,才能使企业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民营文化企业向纵深发展却矛盾重重。一方面,由于缺乏现代经营理念,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竞争活力。过去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建设,主要是以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为主,而现代经济条件下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相应的民营文化企业就表现出企业规模小、人才缺失、创新能力弱、品牌意识薄弱等不足。另一方面,民营文化企业的纵深发展意识不坚定,一些民营文化企业在完成初始的资本积累后变得游移不决,会觉得有别的文化项目更赚钱,就把企业的经营战略变成了“游击战”,最后把自己企业绕在“游击战”之中。另外,民营文化企业缺乏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普遍存在高新技术开发的水平不足,主要是引进国外的技术比较多,自主开发的比较少,尤其是在影视制作、动漫游戏等领域,表现出的自主创新能力更显薄弱。
虽然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现状并不理想,向纵深发展障碍也矛盾重重,但从目前全国来看,民营文化企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文化市场的主要新生力量,加快推进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是必然选择。事实上,自“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措施和扶持政策,支持各种文化形式的多业态发展,推动地方文化媒体的建设。同时还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到文化市场,将我国的民营文化企业纳入到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以此来促进我国民营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纸磨坊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允许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等。这些都是中央的英明决策。为此,民营文化企业应紧紧依托各种利好政策,积极抢抓机遇,乘势而为,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打破陈旧思维,破除各种束缚,加大发展力度,真正让民营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确切地讲,要在完善体制和运营机制上下功夫,创新企业管理;要积极建立区域产业链接,强化文化产业联盟;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民营文化企业的兼并、重组和上市,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将持续深入,民营文化企业必将驶入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迎来黄金发展期。
相关阅读推荐 隐形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