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纸磨坊文化

中国报告文学网

纸磨坊图书网

麒麟纪实中文网

麒麟文学网

行业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大学出版社暑期营销忙

发布时间:2012-08-10 10:11 作者:么么哒

  

暑期正是大中小学放假,学生们自由阅读活动的开始。所以,大学社图书营销的重点自然是根据这些学生读者们的需求,准备相关产品,开展营销活动,提高卖场销量。学生读者的暑期阅读需求无外乎青少读物、教材教辅,还有家长们需要的家教图书。教材教辅本身就是大学社的出版重点,在暑期营销中的位置自不必言。今年夏天各个出版社集中“火力”提供了针对性更强的青少读物和家教图书。比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特别在暑期推出《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一起吃“苦”的幸福》《家有中等生》等家教图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也推出了央视国际频道知名主持人季小军的新书《何必刻意》、周濂的《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等大众图书等青少读物满足学生读者的阅读需求。还有一些出版社准备了高端品种,如东南大学出版社的《童嶲画录》、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的《西京临床工作手册》等也是出版社奉献给暑期读者的饕餮大餐。


  大学社暑期营销确定了重点营销产品后,在相应的营销目标指导下,纷纷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营销方式。与家用电器、学生用品类似的图书暑期营销也是借活动造势,将适合学生阅读的产品重点投放在卖场。而与普通商品的暑期营销不同的是,大学出版社依靠大学学术背景,更容易策划出学术文化氛围浓郁的活动,无形中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发挥了文化建设的社会作用。


  参加上海书展可以说是其中的重头戏,类似的书展还有南国书香节和已经结束的香港书展。大学社参与这些书展的目的是提高图书销量、扩大品牌影响,相关的造势活动也由此展开。新书发布会、签售会、读者见面会都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如南京大学出版社的新书沙龙“触摸古中国之美——孟晖VS尚思伽”等活动尽显文化风味。而借助网络手段的微博关注竞猜、与网店联合开展优惠购书也成为大学社经常采用的方式。


  在这些活动背后,是大学社营销和发行人员在书店督促上架、集中特色码堆、重点补货,配合网店促销调配货源,特别是改变了以往“一刀切”的营销模式,根据各地销售情况的差异,采纳信息员的反馈信息,调整营销策略和活动计划,使得整个营销方案的灵活性、可操作性更强,避免产生往年执行力低的情况。


  往年大学社暑期往往是忙碌于配发秋季教材,现在增加了暑期大众图书的营销工作的同时,为了在竞争中赢得先机,还有一些大学社在暑期营销工作中加强自身营销队伍的建设,与编辑部门一起参与暑期培训,提高营销人员的工作素质。比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就在暑期举办内部培训,营销人员在学习中获得了行业知识的同时,还明确了新一季的营销任务,为下一步工作提早作好准备。


  同时,还有出版社利用暑期学校老师也放假的机会,组织老师们召开相关教材选题会或者教材规划会议,不仅给老师留出了充裕的思考交流的时间,还招待老师们旅游,又能为教材品种更新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举多得。(赵琳琳)


  来源:科技新书目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zmf.cc/a/197.html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