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书评 唐诗宋词论坛版主 新竹
发布时间:2013-06-17 10:26 作者:孔令飞
一直以来,做学问的看不起写小说的,写小说的又看不起写剧本的,他们之间总是有一道代沟,彼此站在两边像塔罗牌一样的倾轧。我有一种阅读习惯,喜欢看知识渊博的人在聊风月时略带一点文艺腔,而不是像牢骚满腹强说愁的文艺小青年。文学,已经在这个时代里唱出了太多浅薄荒唐,似乎任何人都可以出一本书,任何人都可以YY一把。
终于,被我找到叔炎的《离离》。在书里,优缺点并存,一开始我对它并无好感,觉得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类的文艺烂腔,但是细读下去,瞬间就被作者的学识折服,在一篇短文里,他可以做到中西合璧,读来让人有很多惊喜。他写《西施眼》,不过是想表达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个简单的主题,换了一般人,肯定在那空喊:“情人眼里出西施啊,是因为他们太相爱啊,爱到对方毫无一点缺点啊有木有!”可他不同,既写了李清照,又写了莎士比亚,还有一些生僻的典故,比如:“真爱不会因为你长得美或丑而跟你计较,世上也并没有绝对美丑的绝对标准。古时有二人到吴地,遇见吴地的女子,一人评价长得美,一人评价长得丑,两人久决不下,最后他们恍然大悟:除非长了一双吴人的眼睛,才能分出美丑。”
非常喜欢这种叙述方式,像是在写一篇论文,运用材料,化腐朽为神奇。看得出,这是作者多年累积下来的功底,安排典故很到位。---------主题真是简单的好无力,但是内容又真的太给力。
像这样学贯东西的文字,在《离离》当中俯拾皆是。
叔炎,在我百度的时候,看到这个名字的由来,竟是出自国学大师章太炎。是什么人就崇拜什么人吧,笔名也能多少反映出点信息,这个信息就能证明他是学者与文艺双料范儿,丝毫不差。
我厌恶过度的推崇,过度的贬低,要想恰到好处太难。但这一次就过度推崇下吧。
著名插画师 话儿
你有爱恨交织的时候吗?你有吃醋过吗?你有张牙舞爪的对待另一半吗?你有陷进回忆不能走出回忆的经历吗?……
叔炎的《离离》,分写这些侧面,让我在阅读的时候想到了一些往事,仅仅是我的往事。今天在QQ音乐的推荐栏里看见这么一句话:“青春是一件旧校服,曾经以为,校服是一种约束,回忆才知,那是最无忧无虑的日子。”《离离》能让我回想起那件旧校服,打开旋律抒情的纯音乐,校园里的种种情景,伴随着叔炎的文字,像一阵浪潮席卷我的整个世界。
他的文字的确有令人如痴如醉的魔力,在他每一个独立篇章的开头,都有一段切题的开场白,像《书媒》:
也曾在江南烟雨里,羡慕一条小船的悠然适意;也曾在滴水屋檐下,羡慕一只风铃的朴素安宁。其实,每一份从容淡泊的背后,都承载着一份重量,这份重量,叫做使命。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着各自的使命,也许你是被迫,我是自愿,但我们仍要带上它,赶赴一场人生的春宴。
一卷书,安静地躺在桌案上。仿佛它的前生,是秦牍,是汉简,在长长的岁月里蒙了尘,换了样,才投身到此,任清风翻阅它一页页的细节。有人说,书籍的伟大使命是传递给人以知识,而人们却容易忽略,它散落其间的片段,偶尔也会充当爱情的媒介。
相信你也跟我一样,被他唯美的文字引领,很快就步入一个名叫爱情的殿堂。接着,他又引用但丁的《神曲》,曹雪芹的《红楼梦》,在这两部伟大的经典中,讲述两个人因共看一本书而产生爱情的故事。很巧,我和我曾经的他,也有过共读一本书的经历。这样的文字与功力,像是在我的情感天地里送来了一件稀世珍宝,喜出望外,溢于言表。
书里的故事,仿佛我们每个人都有。
复旦大学哲学硕士 刘钢
初看《离离》封面,认为不过是普通的诗词鉴赏书,瞬间,海量的陈腔滥调裹挟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爱情向我山呼海啸过来。但当我近前仔细打量端详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又犯了先入为主的毛病,我错了。
先谈作者叔炎,自称崇拜国学大师章太炎,遂自号叔炎。首先气场上就足以抵挡千军万马然后一切浮云之。他说,他提倡以美文的形式展现东西方文化。这是多么狂妄的口气呐!在如今浮躁的文艺界谁敢这么说?民国大师显灵么?但往下看,作者的才情令我折服。书中的爱情侧面,又是谈因爱成恨,又是谈一夜情,又是谈吃醋、悍妇、失恋、烧情书、剪头发,抓住了年轻人的心理,确实有点小感动,小忧伤。然而最可宝视的是每个篇章里的学问典故,就如同一个盘子里的珍玩珠宝一样,凝神细玩,那股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让人飘飘然。
七宝楼台,碎拆下来仍然是一片漂亮迷离。
我最喜欢《离离》中的《西施眼》,讲述情人眼里出西施,解读饶有趣味的无名氏的《菩萨蛮》,展现了一对恋人打情骂俏的情节,从而带出以下的故实:
真爱不会因为你长得美或丑而跟你计较,世上也并没有绝对美丑的绝对标准。古时有二人到吴地,遇见吴地的女子,一人评价长得美,一人评价长得丑,两人久决不下,最后他们恍然大悟:除非长了一双吴人的眼睛,才能分出美丑。
这一段插在这里真是神来之笔,至于它的出处我倒懒得去翻了,我所关注的是,这样的引用恰到好处,丝丝入扣,怎么说呢,有一种读周作人散文的感觉。《庄子》也说,大自然的没有一个标准,鸟看见人,鱼看见人,猴子看见人,感受都不同,就因为长了一双属于它们自己的眼睛,每个生物的有色眼镜,每个生物的根深蒂固的审美观。看到这里,我想再丑的人也会感觉很励志吧。
谈风月,谈文化典故,谈出人世间的悲喜,这就是《离离》,以学者之笔写尽爱情。作者:唐诗宋词论坛版主 新竹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zmf.cc/a/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