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纸磨坊文化

中国报告文学网

纸磨坊图书网

麒麟纪实中文网

麒麟文学网

行业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农村发行须念好“农字经”

发布时间:2013-07-09 10:51 作者:孔令飞

  

当前,在发行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形势下,怎样正确定位农村图书、怎样更好地发展和推进农村图书市场发行方式,是新华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笔者认为,只有准确地做好农村图书的定位、坚持正确方向的发行方式,提高农村读者的图书满足率;同时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适应新时代农民的增长需求,才能在农村图书市场发行中有所作为。

湖南省邵阳市新华书店汽车书店深入瑶乡售书。杨帆供图

利用连锁经营提升发行水平

当前各种新的经营与联营模式发展迅速,考虑到农村图书市场发行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连锁经营,提升农村图书发行水平也是应该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

从全局来看,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加快“两个转变”的进程,合理调整和部署农村图书零售网络流通体系,发展农村图书连锁经营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我国农村图书发行工作面向新世纪小康社会需求的长期艰巨任务,也是推进我国农村发行走向中级水平,扩大农村图书市场的根本出路。

具体来讲,就是要将农村图书发行工作的初级水平向中级水平推进,逐步适应发展的小康社会对图书的需要。我国农村图书发行工作的发展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紧密相连,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农村图书发行工作仍处于初级水平。

初级水平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农村发行地域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农民群众的整体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特别是山区文盲、半文盲人数较多等。虽然新华人进行了多年的努力,农村受众人群、地区面积、市场能量等资源也较为丰富,但受多种条件制约,这些资源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近几年,尽管农村经济结构不断有所调整、农民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升,但农村图书市场的开拓和发展还处在一个较初级的水平。

笔者认为,书店为农村服务的工作还需不断完善,努力做到管理依靠制度、契约规范操作。条件好的地区可以先启动电脑管理,各种适合农村的营销措施应广泛采用和推广,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利用连锁经营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发行更多农村需要的读物,全力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学需要的课本供应,做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使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调配好“人、书、网”发行三要素

“人、书、网”应该是农村图书发行的三要素,也是农村图书发行生产力的三要素。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农村图书发行生产力的“人、书、网”这三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发展农村图书发行生产力的关键。

概括地讲,“人、书、网”三要素条件越优越,就越能发展生产力,扩大再生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发展农村图书发行生产力呢?

网:覆盖农村图书发行的销售网络,组建一支专业性强、业务能力强的专职推销员队伍来形成这个网,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要发展农村图书发行生产力,就必须组建一支政治觉悟高、文化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专职农村图书推销员队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建农村图书发行网络体系。笔者认为,省、地、市店要建立农村发行部,县书店要建立农村发行组,并由一位副经理分管农村发行工作。同时,要硬化农村发行任务,量化农村发行指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到人、覆盖到全网。

人:组织专职农村图书推销员队伍十分重要。其选才标准和条件应该由过去身强力壮、不畏艰苦的苦力型向综合文化型、科学技术型转变,逐步从政治人、经济人向文化人过渡,让他们既当图书宣传员、征订员,又当图书推销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农村图书发行生产力三要素中人的决定性因素作用,从而推进农村图书市场的发展。

书:要精心组织和挑选适合的图书品种,根据不同层面、不同背景、不同地区的各自特点和个性需要精心组织好图书货源。当前乡镇地区门市主要是发行课本和教辅读物,一般图书货源缺少。其现状是:品种少、书价高、不适销。因此,农村书店必须树立精品意识,优化书源的三要素,做到“精、准、当”。精是质优,准是对路,当是适量,切实保证品种丰富、内容好,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读者的主要需求。

积极探索开拓发行新途径

要做好农村图书市场的发行工作,使工作有起色,探索新途径是十分必要的。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农村图书市场发行工作提出如下解决办法。

积极整合资源,协调处理好农民的实际困难:纸磨坊针对目前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购买能力相对较小的现状,我们宜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逐步进行解决。例如,可配合教育部门发行初级教育教材,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利用发行图书或舆论宣传,破除不良社会价值论在农民中的影响;与相关社会和支农部门联合,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积极培育农村图书市场。

提升服务水平,为发行工作的后勤提供强力保障:针对农村图书发行部门相对薄弱的现状,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给予解决。例如,目前,农村基层书店存在资金不足、人心不稳等不利因素,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化解:上级新华书店可抽取部分资金用于基层书店的建设和发展,适当增强基层书店的活力,提高发行和服务水平;对一些边远的农村图书网点可实行网点承包制,使网点人员的责、权、利能够更加统一,工作更加灵活机动,也就能更好地适应农村图书发行需要;逐年稳步提高职工的生活待遇,使其能安心本职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农村图书发行网点实行网点人员下乡推销制度,使书店的业务更贴近农民的现实需要。

合理利用农家书屋,努力探讨借售结合的新途径:应巧妙地利用农家书屋这一前沿阵地,努力探讨借售结合的农村图书发行新途径,积极提供适销对路的图书,交给农家书屋代销,为农家书屋增添新的活力。

从实用出发提升图书价值

“需求、要求、追求”,这是笔者深入调查、深度思考农村图书市场的情况后,感觉到开拓农村图书发行市场需要的“三求”。

笔者于2012年5月5日~10日对湖南省邵阳市新邵、绥宁两县的农村图书市场进行了调查。在这次调查中,笔者感觉到一种明显的反差。一方面,农村读者对现有的大多数农业类图书反应一般,特别是对一些与农民需要脱节的农业类图书颇有微词。另一方面,农民对农业类图书又表现出强烈的需求,他们渴望出版发行部门能送来更多切合农村实际、更有实用价值的图书。

可见,现实的情况是农民的需求已更趋实用。特别是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随着党的农村经济改革的全面贯彻落实,农村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各种农业生产新技术、新生态农业、新节约型农业等发展迅速,农民对图书也提出了新的价值要求,其追求也更宽、更广,所以必须从实用出发、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实用价值高的图书品种。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zmf.cc/a/664.html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