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等5个省市率先建立新闻道德委员会成效初显
发布时间:2013-10-22 10:21 作者:
今年以来,河北、上海、浙江、山东、湖北等地,作为首批试点省市,率先建立起省一级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对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进行查处,对典型案例进行评议,推动新闻行风建设,形成行业自律的长效机制。
大胆尝试 建章立制
对建立新闻道德委员会这个新生事物,5个试点省市没有现成的工作模式可以参考。他们在中宣部和中国记协的具体指导下,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边实践边总结,逐步细化完善在举报查处、案例评议、教育培训、调查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制度。
据介绍,各试点省市组建的新闻道德委员会,除少部分来自新闻宣传部门、新闻媒体、新闻院校外,还聘请质检、食品、农业、环保、教育、公安、金融、法律等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社会各界人士担任委员。
针对举报查处工作,上海对受理、调查、核实、质询、表决等各个环节做出明确规定,同时细化责任追究制度,对预警谈话、问责整改、停职检查、记过处分以至撤职开除、移交司法等,都制定出细则和标准,方便在实际工作中操作执行。
集中精力 有的放矢
有偿新闻、新闻敲诈、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这些新闻界存在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试点省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根据举报线索,积极展开调查,目前已联合有关部门集中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例。
湖北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刚刚成立时,接到一名社会监督员的举报,反映当地一家都市类媒体刊发的报道与事实不符。经调查核实后,发现记者没有到事发现场,仅凭电话询问就形成了报道。最终,这家报社的负责人向相关人员做出道歉,记者被通报批评,调离了采编岗位。
在浙江,88901234举报热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民众熟知。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成立后的3个多月,这个举报热线电话已经响起了近600次,相关案件的核查办结率达到90%。
疏堵结合 积极引导
加强新闻行业自律,不仅仅要堵,也要疏。不仅治理和惩戒,更要教育和引导。召开典型案例评议会,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形式。
8月23日,山东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委员和当地6家新闻媒体负责人召开首次评议会,对有关媒体根据一段“当街殴打老人”的视频进行不实报道一事开展剖析评议。
评议会上,委员们围绕“传统媒体如何对待网络信源”等展开评议。大家一致认为,对待网络信源,传统媒体必须多方核实,完整准确地还原事件真相,切实发挥好把关职责。纸磨坊此后,将评议会内容及评议意见以专报形式发放到全省新闻媒体,以教育警示全省新闻采编人员。
发挥正面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也是新闻道德委员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一种形式。河北省新闻道德委员会7月下旬起在全省新闻战线启动了“德业双优”新闻工作者评选活动,为全省新闻工作者学习模范、争做模范树立标杆。
创新方法 注重实效
各试点省市新闻道德委员会在实际工作中,注意结合实际,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思路、工作形式和工作方法,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新闻道德委员会的工作。
在工作思路上,不断深化。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提出要彰显时代特征、行业特色、上海特点。他们在重点查处新闻界“四大公害”的同时,强调把新闻暴力、恶化新闻、剽窃新闻、侵权新闻等列为评议处理范围。
在工作方法上,不断拓宽。湖北省新闻道德委员会每季度都会发放一次《湖北省新闻界职业道德建设监督反馈表》,每半年召开一次座谈会,同时建立了新闻监督员QQ群;山东省新闻道德委员会8月开通了山东新闻道德监督网,及时公布对本省新闻道德倾向性问题的调研、动态监测和风险预警。
在工作手段上,不断创新。河北、山东等地新闻道德委员会结合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动深入到基层一线,收集新闻界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线索。9月10日,河北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出台《关于对新闻界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实行有奖举报的暂行办法》,鼓励广大群众举报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等失德行为,对实名举报属实的人员,道德委办公室将视情给予500元~1万元的奖励。
相关阅读推荐 土地与召唤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zmf.cc/a/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