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纸磨坊文化

中国报告文学网

纸磨坊图书网

麒麟纪实中文网

麒麟文学网

行业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追风逐雨” 媒体人如何应对灾难报道?

发布时间:2012-08-15 10:24 作者:么么哒

  

编者按


  每当灾难突然发生时,奋斗在一线的除了救灾人员,还有一个重要的群体:媒体人。对媒体以及媒体人来说,在灾难来临时应该怎样做好预警工作?如何为受众提供各方信息?记者又该如何保护自身安全,提高哪些灾难报道的技巧?


  灾难报道有一个国际上约定俗成的媒体公约应被灾难报道记者铭记:以同情之心对待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战争、犯罪事件的受害者及家人,采访活动不应增加生者的痛苦;杜绝对灾难的娱乐化表达;尽量避免以特写展示死难者亲属悲痛欲绝、痛苦失态的表情;避免死伤者血肉模糊的画面、镜头以及死难者的面部特写。


  日本国营电视台NHK的灾难报道手册也值得我们参考:记者在采访受灾者时都会先说一句“您受苦了”或“加油”;强调不夸张、不煽情,向公众传递自信平静;不对捐款活动报道,只告知获取物品的渠道;强调维护遇难者“死的尊严”。


  本版《传媒周刊》将视角投向灾难报道,以期启发业界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


  以预警、直播、专题、互动应对近期来袭三大台风——


  媒体“追风”,决胜岂止在现场


  □本报记者赵新乐


  “达维”、“苏拉”、“海葵”……最近一段时间,这几个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在短短不到10天时间,西北太平洋上的3个台风“你方唱罢我登场”,并来势汹汹地正面袭击我国东部沿海。在这期间,无论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对台风来袭进行了详尽跟踪与报道。


  预警避免不必要损失


  每年七八月,是沿海地区遭受台风最频繁的季节。因此,对于可能到来的台风以及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很多媒体都通过各种方式提前向公众作出预警,以应对随时到来的突发状况,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台风来袭,你准备好了吗?】台风‘苏拉’、‘达维’来袭。上海的市民,您做好准备了么?家中是否储备了食品?应急工具是否能正常使用?室外陈设物是否固定或移至室内?防汛抗台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工作,更是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的事!”这是8月1日17:11,《新闻晨报》的新浪官方微博发布的一条预警信息。在随后一段时间里,“@新闻晨报”实时向网友播报台风的最新动向,并通过漫画、图片等形式向公众传递预警信息、告知预防措施。《新闻晨报》又在8月2日刊登《各色预警信号你看得懂吗?》一文,并利用整版图片对台风、暴雨、雷电三大预警信号进行解读。


  7月30日,《广州日报》刊发的一篇《8月或成“台风月”》就曾对即将到来的台风作出预警。文章提到:“短短12个小时之内,‘苏拉’和‘达维’两个热带气旋先后生成,这也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区域内今年第二次出现了两个气旋并存的‘双龙出海’局面……在‘双旋共舞’或产生双台风效应下,未来几天广东将出现酷热高温天气,接踵而来的热带气旋则可能会让8月成为‘台风月’。”而在更早的7月12日,《绍兴晚报》刊发的一则题为《台风“海葵”来“袭”,应急预案紧急启动》的新闻就已经引起公众的注意。消息报道了浙江省绍兴市交通部门进行应对8月5日即将来袭的台风“海葵”的应急演练。


  直击提供多方面信息


  尽管人们早已有所准备,但面对来势汹汹的台风仍然显得有些应付不及。台风登陆之后,电视现场直播、报纸开设专版、网络增设专题……各家新闻媒体都进行了追踪报道,第一时间为公众提供最准确的天气情况、应对措施以及救灾信息等。


  8月1日下午,中央电视台记者一行4人赶赴温州,对温州海事局防抗“苏拉”台风情况进行报道。8月2日11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温州海事防汛抗台工作进行了报道。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记者兵分5路深入温州、台州、丽水等抗台风第一线,在钱江频道推出的特别直播报道《直击“苏拉”》中及时发布最新消息。


  人民网社会频道推出《1211号强台风“海葵”》专题,通过滚动报道、新闻聚焦、各地防台、台风观察、图片报道、气象图片、视频报道、气象科普等板块对台风情况进行全方位跟踪;中国台州网于8月2日、7日分别推出《台州迎战9号台风“苏拉”》和《“海葵”来势汹汹,台州全力抗击》两个专题。其中,《台风路径》利用影像地图形象准确地标注出台风的定位信息,《历年台风》则向公众介绍了台州历年来所经历的台风,《小资料》、《防台手册》等栏目为大家提供防台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


  《青年时报》于8月7日推出两个专版《关注台风特别报道》。温州网则首次把卫星直播车开进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大楼,直播防汛抗台信息,通过网络直播把防台抗台预警信息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呈现给网民。另外,还利用温州网官方微博实时滚动播报即时信息、论坛博客开展互动播报。


  应对普及避险逃生常识


  有所防备当然可取,但如果遇到危险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当面对灾难时该如何自救、把损失降到最低,似乎依旧是人们理性应对灾难时所欠缺的。遭遇台风,媒体除了告知公众这一危险外,还应当提供科学分析,避免恐慌并且告诉他们避险的方法。


  刊登在8月9日《工人日报》上的一篇文章《近期台风为何“扎堆”而来?》,通过采访中国气象局相关专家,科学解答为何台风在这个时期会“扎堆”来袭的现象。专家指出,尽管10天内登陆3个台风的情况的确不多,但七八月是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的高峰时期,因此也并不算太奇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公众出现恐慌。


  8月2日,《温州都市报》刊登的《台风到来时,最好不外出,外出要避险》一文则告诉市民,当台风来临时,市民要尽量待在家里。如果因特殊原因需要外出,一定要注意避险。例如,危险地带千万不要久留,在积水中行走时,要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避开坠地的电线,孩子留家中千万叮嘱好,家里若积水要切断电源,同时提醒市民切勿到海边观潮等。


  台风来袭时,除了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财产也可能遭受无辜损失,比如百姓的私家车。中国网络电视台的汽车新闻就针对车辆受损理赔制作节目《面临台风来袭爱车若被水浸,怎样获全赔》,为各位车主提出建议,以避免不必要损失。


  对生命最大的尊重就是报道真相。7·21北京特大暴雨后,多家纸媒将遇难者名单全文刊登,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信息公开中很重要的一步。对新闻从业者来说,为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应对灾难事件予以关注并迅速作出报道。但同时更重要的是,应该做到在大量信息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思路清晰地去思考和挖掘背后的故事,并在报道中时刻清楚自己的伦理责任,尽可能地照顾当事人的情绪。


  海量信息中保持清醒


  新闻媒体作为向民众提供最新情况、确保消息通达的平台,理应在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作出反应。但是到达灾区,面对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记者应该怎么办?《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邓飞在由业界人士自发举办的蓝媒沙龙上,形容记者初到灾区就好像到了海里,被海量的信息裹挟推着走,“那时候我们真的要很清醒,知道自己需要获得什么样的信息,要呈现什么样的报道”。


  灾难报道主要有灾情信息的传递和灾难原因的检索,如果只是报道死亡人数和现场情况,抓出来的新闻容易同质化。《南方都市报》记者南香红建议在灾难报道中抓住3个维度,即现在、过去和未来。“现在”是指到现场设想自己是一个不能到达现场的读者,这个“读者”想知道什么,就是记者需要告诉大家的;“过去”是指为什么会发生灾难,不管是自然灾难还是人为灾难,都有一个对过去“为什么会发生”的追问;“未来”的维度重在怎么重建,重建过程当中会有什么问题,怎么在下一次灾难来袭时把损失减到最少。在这几个维度下,不管是什么样的媒体,都会找到自己想要报道的东西。


  时间沉淀后挖掘故事


  灾难发生后的前7天,无论把自己定位成哪一类记者,做的事情都没有什么区别,应该不去追问、不去反思,只是传递信息、协助救援,曾在《财经》杂志工作的记者李虎军认为,7天以后就要区分角度,比如科学记者要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和追问预警系统等。


  对记者来说,时间稍微沉淀下来后,还可以尽可能地从信息里面挖掘故事。“大家都说不要先入为主,但你对灾难的理解程度,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到灾区会发现什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万茵认为,有受灾群众要回去找种子,记者可以沿着这个主题往下挖,“你为什么找种子?还要种地吗?这就是希望,悲剧之美在于抗争,面对灾难要去发现生活中那些不屈的人”。


  《京华时报》热线部主任康少见认为,灾难报道有硬的一面,包括原因、死亡人数、救援等,也有软的一面,如从人性本身深挖的东西。比如,《人物》杂志副主编林天宏在担任《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记者时采写了一篇特稿《回家》,其中对程林祥夫妇背孩子回家的整个过程的描述,就让很多读者印象深刻。


  重伦理责任哀而不伤


  灾难报道中,有的记者在发现遇难者之后要求先拍摄再进行救援,有的媒体在选取新闻片段或图片时选择一些血腥画面以提高收视率,有的记者将伤痛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些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多争议。《京华时报》原考评中心主任黄东江认为,前线都是新闻,但在调度安排报道时,需要强调一切为拯救生命和救援让路。


  “我从来没有在日本的电视上看到什么‘感人’的画面。”旅日专栏作家唐辛子在博客中写道,“我只看到不断报道还有多少人需要救援,死亡人数又增加了多少,专家分析和官方发言人讲话,偶尔电视里会出现采访受灾者的镜头……”的确,日本媒体对灾难报道所进行的哀而不伤的处理,值得中国媒体学习和借鉴。


  能否让受难者及其亲属回首自己或亲人遭遇不幸的过程和细节?很多网友认为媒体应避免因不恰当的报道而对相关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对此,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王辰瑶在微博上表示,遇难者家属并非不能采访,采访也并非一定有伤害,媒体善意的关注和倾听对有些创伤事件的经历者是有益的,关键是如何采访,是否有足够的善意真诚,是否关照当事人的情绪,是否尊重当事人意愿。


  危机现场更要保护好自己


  □本报记者袁舒婕


  8月8日,今年第11号强台风“海葵”于凌晨3∶20在浙江象山县鹤浦镇登陆,登陆时最大风力14级。宁波市气象服务中心北仑追风小组在“海葵”登陆前从前方发回的视频在网上引起广泛热议。画面显示,工作人员用一根绳子系在出镜女记者的腰间,防止其被大风刮走,但由于风雨实在太大,女记者在播报中途不得不蹲下来。


  《东南商报》记者石承承也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原来人真的会被风吹走,雨水就像石子弹在身上一样痛,风呈现一种‘花散’的状态,从四面八方涌来,人根本不知道该从哪个方向用力,以稳固自己的位置”。在灾难中坚持报道,网友纷纷感慨记者的不容易,但同时也提出种种疑惑——记者是否有必要涉险报道,记者在灾难报道中该怎样保护自己……


  调整心态对灾难心存敬畏


  台风“海葵”、7·21北京特大暴雨、5·12汶川地震……这些突发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使其具有广泛的社会关注度,因而也具有很高的新闻报道价值。


  “灾难报道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保障问题,这其中包括媒体保障以及记者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保障,然后才是该报什么。”《南方都市报》记者南香红在此前由业界人士自发举办的蓝媒沙龙上,回顾自己在汶川地震后的报道经历,一再强调记者要先照顾好自己,对死亡、灾难永远心怀敬畏,“不要把自己陷在那里面,让自己成为一个被救助对象”。


  《京华时报》原考评中心主任黄东江也认为,具不具备在灾难现场首先保障自己生命的能力,对记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坎儿,“一定要具备这样能力的记者才能去一线,当灾难来临时,几乎所有记者都举手说要去,但只有去了之后才知道你具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积极面对了解次生灾害


  灾难来临时,记者不能只凭着一腔热情就冲到前方去,不管职业上还是身体上的准备都很必要。“先学会保护自己,才能报道出最真实、最感人的新闻报道。”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防灾及安全教育办公室秘书长温涵竹如是说。


  曾经在汶川、玉树医护人员救灾时做过专业培训的北京急救中心主治医师刘扬表示,主要灾害一目了然,但记者到灾难现场之后,首先应该了解次生灾害。泥石流引发洪水出现后可能会出现传染病,地震可能会引发洪水……当有次生灾害时,记者就要想到做什么准备。刘扬不希望记者孤身前往灾难现场,最起码也要保证是两个人,如果一旦有人受伤还可以互相帮助。


  温涵竹强调一瓶水原则,他回忆在阪神地震7天后废墟里挖出来的9岁小女孩依然活着,怀里抱着一瓶还有1/3的矿泉水。“这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启示?当你看到下一瓶水之前或者看到下一个水源之前,一定不要喝完手中的水,这对你来说不仅是水的来源,还是生命的希望。”刘扬也认为水的问题很重要,他的同事曾经买过一个水壶,把尿接进去之后能转化出水,“如果现场没有水源怎么办?自身的利用价值也很高”。


  做足准备应对各种意外


  在这次“海葵”采访中,《东南商报》与宁波市公安局合作推出的《警周刊》的优势得以体现。在丹城、石浦、鹤浦等地,石承承和她的战友都能在第一时间与当地的公安、消防等部门取得联系,避免盲打莽撞,耗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但石承承回顾自己的整个“追风”采访过程,也坦言因为没有经历过在宁波直接登陆的台风,在准备上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过于轻信酒店的供电设备,使用酒店房间的电脑写稿,而没有及时在移动设备中进行备份,以至于在遭遇临时停电意外时,不得不从头开始写稿。


  由此可以看出,充分的准备和媒体的保障十分重要,南香红举例说,《南方都市报》在汶川地震中总结了经验,到玉树地震报道时,报社已经很好地总结出应对的办法,包括解决记者的生存问题。第一批《南方都市报》记者先坐飞机到西宁,准备了氧气袋、12套军大衣、帐篷、睡袋、雨衣、防水鞋、火腿肠、方便面、水、野外加热气罐等,这样的准备让很多其他报社的记者很吃惊,《南方都市报》记者到现场后还救助了很多其他报社没吃没喝的记者。


  灾难面前记者准备什么、用什么很重要,《法制晚报》记者付丁认为,对于文字记者来讲东西很简单,一部智能手机,一个有无线网络功能的相机,“有这两样就可以搞定你的工作”。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zmf.cc/a/212.html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