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开明管理的首倡者——访农民思想家、江苏常熟名城实
发布时间:2013-04-16 09:47 作者:孔令飞
在近日在京举行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思想家》首发仪式上,记者采访这位个子偏矮、貌不惊人的农民思想家袁勤生。
袁勤生原为江苏省常熟市江南仪表厂厂长,现为常熟名城实业公司总裁。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以人未思先思,人未行先行的精神,大刀阔斧对企业的经济分配制度、招工用工制度和干部任用制度等进行改革,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在改革的全过程,并在全国率先提出以人为本、开明管理的企业管理理念。他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写下了《中小企业管理思考百题》一书,以“独特的思维方式”,解答了企业改革和管理的种种难题。他的《以人为本一体化激励工作法》论文,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新华社等单位评为“‘半月谈’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特等奖”。1994年,袁勤生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国家经贸委和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全国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荣誉称号。他的学识和一系列管理论点,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被专家学者称为“袁勤生管理思想”。从1983年到2005年的20多年中,袁勤生接待国内外120多万参观学习者,为北京、河南、山东、上海、浙江、江西、江苏等地25万人作以人为本的开明管理专题报告,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率先提出
“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要点之一,它是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中国共产党在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将“以人为本”作为执政理念,视“以人为本”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早在1991年2月,袁勤生在《半月谈》杂志发表题为《以人为本一体化激励工作法》的论文。他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以人为本”这一管理理念,并总结了企业改革、管理的经验,创造性推出了坚定信念激励法、心爱工作激励法、参与管理激励法、挖掘闪光点激励法、言者有功激励法、上榜入册激励法、能上能下激励法、设置目标激励法、自我评奖激励法等12项工作激励法,引起了思想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当年《半月谈》杂志社通过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转送给袁勤生的信说:“袁勤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既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又有新的开拓,既适应了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又善于结合乡镇企业职工的特点,可以说是揉合了现代企业严格准确的管理要求和我国国情、乡情、人情的特点,使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有效,具有显著的独创性和中国社会主义特色。”
记者问袁勤生:“你为何要实行‘以人为本’的开明管理?”。
袁勤生说,30年前,我是请缨到一家乡镇企业担任厂长的。当时工厂濒临倒闭,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企业领导没有完全将工人看作主人,动辄实行处罚,还在企业中搞特权,以致于人心涣散。我就意识到,要办好企业,首先要把工人群众真正地捧为主人,尊重他们的权益,理解他们的难处,关心他们的生活,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考虑问题。我上任后,立即宣布从今往后不开除一名职工,解散从事轻松工作的电子厂领导家属车间,制定按劳分配、文明发奖、不搞经济罚款;方便辞职又自由回厂工作,并许职工 “七进七出”;人性化关爱职工,客观原因造成违纪可以豁免等,而且实施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如彻底挪掉干部铁交椅,实行干部自报公议能上能下的竞争上岗制度;鼓励员工发表意见,施行言者有功奖励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从而使这家企业不仅走出困境,而且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这就是后来吸引100多万人参观的“江苏省明星企业”——江南仪表厂。
关键是尊重人、激励人、提高人
记者问:“你的《激励工作法》基本精神是什么?”
袁勤生说,我的《激励工作法》,坚持“以人为中心”这一根本,其基本含义是尊重人、激励人、提高人,把人作为企业中最宝贵、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因素,将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水乳交融地糅合在一起,使这两种优势互补共存,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激励机制,持久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在两个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你能否举一二个事例,说明“激励工作法”的实效?”记者说。
袁勤生说,其实,你细看《中国农民思想家》一书就知道了。我在这里给你介绍一下实行“心爱工作激励法”的情况。以前职工到企业工作,岗位的选定都听天由命,不少人碰运气找自己心爱的工作,但往往难以如愿,于是情绪不快,经常有消极怠工的现象。后来我想:企业要发展壮大,厂领导必须真正从行动上而不是口头上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所以,我提出了“人尽其才就是人才”的人才观,倡导“爱一行,干一行”的新思想,每年年底给每个职工发一份《心爱工作摸底表》:“你在厂内最喜欢哪一种工种?”“哪一个岗位最能发挥你的作用?”这两项内容是厂内人才交流、岗位移动的重要依据,厂部尽量想方设法满足职工的志向、兴趣和爱好。“心爱工作激励法”的实施,让数十名员工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让内部人才得到发现和重用,进行合理流动,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得其所,各尽其才。
袁勤生说,我再介绍一下言者有功激励法。一个企业的成功,当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企业民主、言路畅通不失为其中一大原因。职工向厂领导提意见,是关心企业、信任企业的表现。领导多听群众的意见,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企业才能兴旺发达。我在企业中推行“言者有功激励法”,在厂区内主要通道设意见箱,让每个职工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职工对厂部有意见了,也可以随时投书。厂部对提建议和意见者,不管正确与否都一律加分计奖。言者有功激励法的实施,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实行“言者有功”的政策,才能广开言路,由于职工处于不同的岗位,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有时比领导看得全面;通过职工畅所欲言地提意见,说出心里话,反映出职工在想什么,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疏导的及时性。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吸收正确的意见,认真纠正我们工作中作风上的缺点。过去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现在看来要说“言者有功,闻者受益”了!
从防范管理到激励管理
记者说:“有专家称,你的《以人为本一体化激励工作法》,对改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请你具体地说说。”
袁勤生说,首先在体现指导思想上,《以人为本一体化激励工作法》从只看到经济指标,转到“以人为本”的管理轨道上来。之前在企业管理中,往往只强调物量指标,忽视人的因素。企业厂长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产值、利润指标费尽心机,很少研究职工的思想。现在强调企业的各项工作、任何政策、措施的出台,都要首先考虑人的因素,都要把是否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放在首要地位。这是由于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人的觉悟和人的聪明才智,离开了这个根本,就会适得其反。
其次在工作内容上,《以人为本一体化激励工作法》实现了从消极的防范管理到积极的激励管理的转变。企业管理有“管”和“理”两个方面,过去存在着重“管”轻“理”的倾向,管得多,理得少。常常听说这个厂有“五不要”,那个厂有“十不准”,还有名目繁多的处罚办法,而对职工群众如何讲清道理、理顺关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却重视不够。企业大多做的是防范性管理,而不在提高职工的自觉性上做文章、下功夫,那么这种防范性管理就不能见效。应当看到,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每个职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只有立足沟通、引导和激励,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把职工真正当主人,才能把他们的内在积极因素激励出来。以人为本一体化激励工作法,就是强调正面激励,淡化消极的防范,引导职工自觉遵章守纪,为企业的两个文明作贡献。这种激励机制使干部有一种责任感,职工对企业有一种信任感,从而有效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以人为本一体化激励工作法》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有机地结合进行,增强了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贯穿于改革和建设的全过程。过去受“左”的思想影响,一些地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了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企业行政领导和政工干部各唱各的调,出现了所谓的“两张皮”,以人为本一体化激励工作法把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融为一体,实现内在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具体工作中,做到抓经济工作不忘思想政治工作,抓思想政治工作不搞空对空。这样,两者水乳交融,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袁勤生不愧是个思想家,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以人为本”的开明管理不仅是管理企业的宝贵经验,也是治理社会的良药,我们应该认真地阅读《中国农民思想家》这部著作,将“袁勤生管理思想”包括他的“以人为本”开明管理消化吸引。
(3500字)
作者:虞城。通讯地址:江苏省常熟市信一广场504室
邮政编码:215500 联系电话:18962340020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zmf.cc/a/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