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纸磨坊文化

中国报告文学网

纸磨坊图书网

麒麟纪实中文网

麒麟文学网

行业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军事图书出版 市场不断升温

发布时间:2012-10-09 10:00 作者:孔令飞

  

军事题材图书选题有着永远挖掘不尽的资源和孜孜以求的读者,从不同角度对同一战事的解读往往会引出新题材,即使是相同题材的相同作品也会不断有新读者出现。近年来,读者对军事战役、军事科技等的关注,为军事类题材提供了广阔市场。对于出版社来说,这一个读者群稳定的领域,无疑值得重点关注,也值得重点研究。

军事图书出版热探析

□娄瓴

 

 

“军迷”的增多,让军事图书在书店占有一席之地。本报记者 章红雨 摄

军事类题材始终是图书市场不断升温的出版选题。特别是从开卷数据对军事书每年的动销情况所做统计来看,旧书在不断地再版,资源在被重复且充分地使用。从军事类题材本身的资源特征来探究这一现象的本源,则可以这样认为:战争的残酷和神秘注定了某些特定选题有着永远挖掘不尽的资源和孜孜以求的读者。同一战事往往因解读角度不同会引出新题材,即使是相同题材的相同作品也会不断有新读者出现。对于出版社来说,这样一个资源丰富、观点多维、读者群稳定的领域,无疑值得重点关注。

军事图书可分为军事文学、军事科技和军事社科,不过对编辑来说,也许从题材角度对图书进行细分更容易发现读者的兴趣和图书销售的着力点。比如兵器舰船是军事题材,将帅传记也是军事题材;战事回忆是军事题材,战争反思也是军事题材;可以用报告文学的方式去记载一段战争,同样,也可以用虚构文学的方式去反映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可以口述实录,也可以客观评价,等等。对如此广泛的题材进行细分,难免会不尽完整,但是考虑到无论怎样细分,图书发行总会有一些题材在内容或理念上有所重合,比如口述实录也可以是对战争的反思,虚构文学同时也可表达军事政治理念。所以从军事图书出版题材看,可以归纳为十个细分类别热点。

兵器知识 这类书常见且有人缘,因为往往图文并茂,故经常在吸引兵器爱好者购买的同时,对少儿读者也有一定吸引力。比如《深度揭密——世界先进战备》为引进版图书,2011年7月出版。从当当网的购书评价中可见,此书大多为家长为儿童购买,虽不以儿童书面目出现,却吸引了众多少儿读者。同类书还有《简氏》系列兵器鉴赏指南、《武器百科》、《大国航母》、《全景二战-王牌武器》、《世界轻武器精粹》等。

将帅人物传记 在各个领域里都有名人效应,图书当然也不例外。一位有影响力的将军的生平和他的作战经历,或者一位政治家以及他所策动的战事,会吸引多少读者不言而喻。实际上,一些人物传记书的畅销,一方面是因为读者对传主本人的好奇,对历史和战争细节的好奇,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考虑到作者因素对图书的影响。子女写父辈,会包含更多的亲情和不为人知的细节,比如张爱萍将军的儿子张胜所写《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罗荣桓的儿子罗东进所著《我的父亲罗荣桓》,聂荣臻的女儿聂力所著《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等,因为有亲情间的私密对话,而这些对话又多涉及战争年代的人物、事件,角度较为私人,读者的阅读感受就会亲切而从容。有出版社从选题系列的角度为这类书起名叫“父辈丛书”,也是从读者心理出发,认为这样的题材、这样的书会刺激更多普通读者的阅读欲望。而从记者的角度所著传记则更多了理性和对历史的评价,如美国著名记者罗斯·里特尔的《毛泽东传》是海外诸多毛泽东传记中最为畅销的版本,这不仅因为传主是毛泽东,更因为里特尔是西方记者,他所描绘的毛泽东不仅依据史实,更加入了他本人对毛泽东的认知,描绘出“他脑海中想象的毛泽东的真实整体画像”。此外,一些成系列的将帅录,是读者了解一支部队,一场战争,甚至一段历史的入口,对于特定的读者群会有独家吸引力。比如《一将难求:四野名将录》,因为有对刘亚楼、贺晋年等人军事生涯的描述,且有战争亲历者的口述实录而受关注。

战争纪实 任何一场战争,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都会有秘密——战争的双方都有在当时当地不能向敌人公开的秘密,而这些秘密在多年以后,在这场战争已成为历史的时候,将不可避免地被后人挖掘出来,当做史料、当做故事来研究。比如《二战全史》、《二战之谜》、《二战意大利爆笑史》、《朝鲜战争内幕全公开》、《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你不了解的抗美援朝》、《金门之战》等。《远东朝鲜战争》、《三十八军在朝鲜》、《三十九军在朝鲜》等朝鲜战争题材的图书则因作者权威,销量也不错。2005年以后,中国大陆的军事图书有了一个特别鲜明的变化,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抗战战场的战役、将领、老兵的题材被关注,《一寸河山一寸血》、《突破缅北的鹰:中日史料对照下的中国驻印军归国之路》等很多类似图书以解密的姿态进入读者的视界。

战争反思 人们对战争的关注,一方面出于恐惧,另一方面则出于好战。而国防思想的形成,也许正是两个方面交互斗争的过程和结果。《盛世狼烟:一个空军上校的国防沉思录》、《不战之困》、《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美国人的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等图书所体现的是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国防的忧虑。《盛世狼烟》和《不战之困》的作者戴旭在反思战争的同时,将他的国防观念传达给读者,在网络书店的购书评价中,有读者这样写道:“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作者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对民族未来的关切,强烈的忧患意识,不断的思考,并提出建议,大声疾呼,呼吁国人重拾尚武精神。赞!!!”这也许正是战争反思类图书受到读者喜爱的原因。此外,凤凰卫视战地女记者闾邱露薇的《利比亚战地日记》也是一定程度上对战争的反思,记者用客观中立的态度记录下她所看到的战争中的人,要传达给读者的是这样一种观点:稳定的社会对个人最重要,普通百姓是战乱最大的受害者。

口述实录 做口述实录采访的记者或作家,实际上是在跟时间赛跑。每一场战争都有亲历者,他们对自己所经历的战争的回忆是对历史最真实的还原。也许会因为立场不同,观点有失偏颇,也许会因为记忆的损失而有遗漏,但无论如何,他们是亲历者。《我认识的鬼子兵》、《最后一批人》、《最后一次集结》三本书、三群人,在同一个历史背景下、同一场战争中,代表不同的战斗部队,他们的口述实录足以还原一段信史。《基辛格越战回忆录》、《张学良口述历史》等口述实录形式的自传弥足珍贵,一个老人的回忆本已珍贵,更何况是一个历史的创造者,至少是一个重要参与者的回忆。此外,近年来,一些对于战争中的无名英雄和战死异乡的战士的关注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例如《送八十四位烈士回家》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作者鲁顺民以口述实录的方式记录了王艾甫为八十四位烈士寻访亲人的故事。

古代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鬼谷子》等中华传统军事思想和谋略作品,被改编成各种版本、各种体裁的作品,却始终畅销。市场上一直有声音的作品有:《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鬼谷子大全集》、《三十六计详解》、《诸葛亮兵法详解》、《素书谋略全本》、《兵以诈立:我读〈孙子〉》等。虽然品种多,但可以看出的是,对古代军事思想做了精加工的少,多是简单的品种重复,只是因为读者众多而提供了多种选择性罢了。

军事文学 王树增的《长征》、《解放战争》,魏巍的《东方》,都梁的《亮剑》、《狼烟北平》,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以及刘洪涛描写现代陆军特种兵成长历程的《兵王》等,这些军事文学作品从内容到形式在随时代的变化而变迁,不变的是军事文学的内核,始终是传统经典、军营故事与同时代军人风采的巧妙结合。

军事政治 军事与政治密不可分,所以时常有政论性的军事类图书出现。比如金一南的《苦难辉煌》和《浴血荣光》,在国际大历史背景下解读中共早期历史,分析政权建立背景。今年以来,中国周边海域的制海权争端,为军事政治类题材提供了另一个论点:海权,于是《大国海权》、《海权论》相继出版,甚至一些多年前出版的未受关注的与海权相关的图书,都被读者发掘出来,销售情况良好。相信近期内还会陆续有类似主题的图书出版。

军事管理 近几年来,带有“军事”性质的题材甚至有所延伸,励志、管理等社科分类中,也能看到“军事”的影子,比如《向解放军学习:最有效率组织的管理之道》、《向解放军学习:职场成功十大准则》、《向解放军学习:打造中国高绩效组织》、《管理要学解放军》等,这类图书有管理和军事的双重背景,引用经典战役的战术战略,或著名部队的组织管理经验来阐释管理或励志的道理。而能把军事理论深入浅出地演绎成管理学知识的作者,无论其是否有军人背景,已经可以被称为军事理论专家了。

军事应用 这主要是针对各类专业技术在部队工作中的运用而著作的图书,比如《军队基层常用文书写作与范例》、《中国共产党军队支部建设丛书》、《优秀排长工作套路》等图书,虽然专业性强,读者群单一,但因为极有针对性的内容指向、实用性强而畅销。

军事图书能实现畅销,实际有很大的偶然性因素在其中,拿《亮剑》为例,在2000年第一版之后沉寂了4年,直到2005年电视剧《亮剑》热播,图书《亮剑》才迎来了它的春天。

相比偶然的畅销,对于军事图书来说,更能体现实力的是图书本身的内容特点,领袖传记、战地记者、来自老鬼子的忏悔、独特视角的朝鲜战争以及战争中英雄的友情、爱情、铁血丹心,正是这些内容特点让军事图书在不断翻新的图书市场中历久而弥新。

■延伸阅读:这些特点造就它们 既畅销又常销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中国青年出版社)、《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上海文艺出版社)、《我的父亲罗荣桓》(辽宁人民出版社)

点评:作为永恒的话题,领袖人物传记类图书本身就有常销的基础。

《利比亚战地日记》(光明日报出版社)

点评:内容深刻,凤凰卫视战地女记者的标签,独一无二的战地现场采访。

《我认识的鬼子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点评:来自老鬼子的忏悔和对战争的回忆,具有独家价值。

《远东朝鲜战争》(人民文学出版社)

点评:已成经典图书。1999年第一版后多次再版。与其说是畅销,不如说是常销。

《三十八军在朝鲜》、《你不了解的抗美援朝》、《金门之战》(辽宁人民出版社)

点评:资料提供有军方支持。细节有独一无二性。

《亮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点评:内容好,受影视作品热播影响。

军事图书出版缘何有生命力

□潘宏

◆军事题材图书很少成为畅销书,但军事题材图书绝对是常销书。这从20多家军队出版社在出版行业转企改制后依旧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地方出版社和民营各公司不断挖掘军事题材的努力中可见一斑。在军事题材出版阵地的弃守选择中,有些军队出版单位目标更加明确,步伐更加坚定,有些则略显游移。这些思想动向,或体现在个别地方出版单位军事题材选题更加集中的趋向上,或体现在军队出版社向非军事题材图书掘进,寻求更大市场空间的尝试中。军事题材图书选题有如迷彩斑斓,更似书业关于出版方向的困惑。

◆军事题材图书与国际政治诡谲多变的斗争形势紧密相联。军事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陆权的国家,曾几何时,中国军界的先知先觉者曾呼吁海权对中国未来的决定性意义,但图书市场上鲜见的几本反映海权的著作,却反响平平。但随着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围绕中国沿海C形包围圈的形成,钓鱼岛争议再起,南中国海不再太平。终于,敌对势力对中国南海问题国际化的企望,无疑触摸到威胁中国生存的命根。一时间,中国图书市场关于海权、海战、航母,关于国家领土领海安全与国家利益维护,关于海上维和与中国能源安全,关于国家战略思维与国家软实力建设,都成为军事题材图书在书界被关注的焦点。从这一点上说,军事学术的意义便在于对中国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的高度关注,在于自觉走出“高处不胜寒”的圣地,围绕当前军事斗争准备,服务于时政需要,为中国的政府高层提供决策参考,为广大民众释疑解惑。

◆军事题材主旋律图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要坚守这个阵地,关键在于写作视角与写作方式。毋庸讳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史离不开对党的使命的忠诚坚守,可谓政史、军史不“分家”。不会有多少人赞叹《苦难辉煌》是因为书名起得好而使得该书热卖,党史学家也不会完全首肯该书内容的准确性以及作者所持的观点,这从该书成书后的一些非议得到印证。但是必须承认,主旋律题材携百万销量对图书市场的震撼,证明了这本书创造了奇迹。该书的营销堪称范例,但作者金一南先生对党史资料的稔熟,对中共党史力透纸背的总结与思考,俊朗可读的行文风格,无疑是该书成功的关键。无独有偶,王树增先生的战争系列图书与官修军史等重大军事题材图书,在国家级图书奖竞评时拔得头筹,再次说明写作视角、写作方式与写作技巧对图书的至关重要。说到底,专家写史是多年学术积淀后思想与心力的厚积薄发,对图书策划人而言,理应高度关注。

◆军事文学是军事题材图书中的常青藤。战争给人类心灵埋下的彻骨伤痛,由此引领出的对人生的顿悟,对人性的领悟,对人格的感悟比什么都要来得深刻。《保卫延安》、《百合花》、《亮剑》等一系列军事文学作品,在攸关生死的极限考问中,使这类图书一直保有阅读热度。

◆军事实用技术与军队基层日常应用图书在军营有广泛的读者基础。在这方面,各军事专业出版社有独特的出版拓展空间。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回顾军队系统出版社发展历史后,曾指出探索一条“小而精”、“小而尖”、“小而特”、“小而强”的发展之路,对军队系统出版社具有独特的指导意义。有关基层官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技训指南、心理健康以及有关新理念、新样式战争介绍类图书,实用军事公文必备类图书,在基层部队都有一定的销售预期。

◆在军事题材图书中,文字越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图书市场的认可度越好。真实的东西少了,寻真的情结就越发强烈,这也是近些年来图书市场有关亲情回忆、亲历记、口述实录、大写真或采访手记受到追捧的原因。

◆图书市场认可的图书表现形式是:良好的写作视角+最佳的文图匹配。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以及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使阅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入市图书,既要体现一定的信息量,又要关注轻松式阅读。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zmf.cc/a/362.html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