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纸磨坊文化

中国报告文学网

纸磨坊图书网

麒麟纪实中文网

麒麟文学网

行业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坚守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3-08-28 11:27 作者:

  2011~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共输出版权103项,大多是输出到欧美发达国家,3个项目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15个项目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学术出版是大学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大学出版社应当坚守学术出版使命,打造学术出版精品,这是学术出版走出去的工作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如是说。


  多项成果走入国际主流市场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将“平台国际化”确立为四大主战略之一,依托百年名校上海交通大学丰富的学术资源,积极推进科技出版走出去工作。该社采用版权输出与国际合作出版等多种方式,成功输出了《江泽民学术著作系列》《钱学森文集》“大飞机出版工程”《光物理研究前沿系列》等一系列出版项目,出版了中国优秀学者一系列高端英文版科技著作,并通过主流销售渠道在全球推广发行,着力打造中国科技成果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据介绍,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爱思唯尔出版集团达成协议,共同出版“大飞机出版工程”(国际版),其中第一辑5种,涉及飞机气动声学、尾流控制、计算智能技术等关键领域,组织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商飞公司、牛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机构的领军专家分别撰写。“‘大飞机出版工程’(国际版)的出版,改变了以前我国单方面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翻译出版大飞机专业图书的历史。纸磨坊”韩建民说。《光物理研究前沿系列》丛书则由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教授担任总主编,组织了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0余家科研单位的40余位一线专家共同撰写。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德古意特出版社顺利达成《光物理研究前沿系列》丛书(全8种)英文版版权输出协议。


  牵手名社增强核心竞争力


  韩建民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走出去的主要合作伙伴集中在全球领先的学术和教育出版商,比如与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剑桥大学出版社、德古意特出版社等达成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国际大社名社学术声誉异常卓著,市场网络四通八达,有助于中国原创内容最大程度地为国际学术界所阅读和接受。韩建民认为,目前合作出版原创高水平英文版科技专著方兴未艾。我国有条件的科技类出版社应当抓住当前欧美主流出版社扩大中国业务的时机,顺势而为,开创版权输出和国际合作出版的新局面,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增强我国科技成果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要主动融入母体大学发展战略,建设学术成果走向世界的桥头堡。”韩建民认为,只有站在科技发展前沿,与国际出版商共同策划、联合出版大型系列丛书,引领学科发展方向,扩大走出去的规模效应,才能增强走出去的可持续性。


  顶级作者获国外出版社青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注重将版权输出工作提前到选题策划和组稿阶段,提前与国际合作伙伴就相关英文版科技图书选题进行共同论证,以便最终顺利合作出版。这些英文版科技图书的作者都是相关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包括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杰青等,代表了相关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成为国外出版社竞相追逐的优质内容资源。从2009年开始,该社与施普林格出版集团联合出版“中国学术专著系列”英文版,囊括了汪小帆、郑东生、胡开宝、张亚非、魏冬青等优秀学者。“截至2012年5月,双方已经签约近20种。最近出版社与其组建转化医学合作编辑部,将联合出版陈竺院士总主编的‘转化医学出版工程’。”在韩建民看来,科技出版走出去恰逢良好的战略机遇,我国优秀学者已经具备撰写高水平英文版科技专著的能力,同时国际知名科技出版社纷纷来到中国寻求科技出版的内容,国家也加强了支持力度。“科技出版走出去可以有效增强我国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扩大我国图书版权输出的规模,同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学习合作伙伴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


  “数字出版是学术出版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专业化、国际化、数字化要有机协调。”韩建民说,出版社正在与爱思唯尔进行洽谈,将把交大学术图书放到ScienceDirect平台上,向全球研究者提供下载服务。
相关阅读推荐 羊哭了,猪笑了,蚂蚁病了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zmf.cc/a/818.html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