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纸磨坊文化

中国报告文学网

纸磨坊图书网

麒麟纪实中文网

麒麟文学网

行业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找准兴趣点故事才生动

发布时间:2013-08-28 11:30 作者:

  

“2012年与国外出版社共签约合作出版19项,2013年上半年已签约16项。本届北京图博会期间还有多本图书与知名出版社签订版权输出协议,预计今年将有30种图书与国外出版社合作签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赵剑英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该社近年来在学术图书走出去方面形成

了自身的规模和经验。


  当代的传统的都要走出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为国内权威的人文社会科学出版社,对于积极推动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中国的学术走出去,具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谈到自身肩负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时,赵剑英如是说。


  在他看来,中华文化走出去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当代中国文化,最主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出去。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和历史的角度鲜活地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制度和思想。二是传统文化精华走出去。这一类文化既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又在当代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是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


  自主策划走出去选题


  近年来在与国外出版机构的接触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充分认识到自主选题策划的必要性。“我们要主动地、有目的地向国外出版社、国外读者介绍中国的学术、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成绩。”赵剑英介绍道。


  为此,纸磨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作者资源,组织中国社科院学者以及全国知名专家,策划适合国外读者的系列图书,如《理解中国》系列丛书,旨在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体系表达复杂、深奥的学术道理。要求写作风格活泼生动,以讲故事式的、散文式的、口述史式的风格写作。为严把书稿学术质量关,还成立了专家审读委员会。“这套丛书对让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战略和成功经验,占领国际学术制高点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就是通过学术窗口向国外介绍中国成功的道路和经验,让世界了解和认识中国。”此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还策划了主要讨论当下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的“论证系列”图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系列”图书、“少数民族语言学系列”图书等。


  既有思想性又把事说透


  以国际视野来衡量,什么样的书才能称为好书,赵剑英表示,“首先选题要是国外读者所感兴趣的;其次要由相关领域具有深厚学术功底的专家来写,既要讲究学术性、思想性,还要把事情说透。同时要有国际比较的视野,一方面写中国的事,另一方面也要想着外国读者的可接受性”。


  在他看来,目前推动学术出版走出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方面,一是既讲中国故事还要让外国读者感兴趣的选题少,二是相关的翻译人才和传播人才严重缺乏。同时,他还特别强调学术出版一定要尊重学术规范,“对前人成果的尊重和了解,这是最大的学术规范。我们要言必有据,不能造假”。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已与多家国外知名出版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如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博睿出版社等,双方愿意进一步加强在人文、社科方面学术著作的合作,在国际上共同策划出版高端学术专著;还和剑桥大学出版社建立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科院学者撰著的《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宋辽西夏金》卷已收入剑桥中国文库。
相关阅读推荐 《2012年度中国报告文学精品集》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zmf.cc/a/819.html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