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大地 古今书声皆琅琅
发布时间:2013-09-24 11:11 作者:
这里是河北,自古燕赵多悲歌,其实,自古燕赵也多文人。古有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元曲奠基人关汉卿……前有《卖报歌》词作者安娥、《白洋淀纪事》作者孙犁……今有著名词作家阎肃、作家铁凝……
这里是河北,聚集保定、邯郸等一座座历史名城。在保定,藏于古莲花池公园里的莲池书院在清末可为书院之首;在邯郸,人人以家乡“盛产”成语为荣,邯郸学步、负荆请罪、胡服骑射等都出自这里。
这里是河北,时代节拍正延续千年的文化积淀与传承。如今,省会石家庄市的图书阅读率位居全国第二;一所书香小学藏书可达7万余册;全省共有24017个书香家庭,20个书香之村。
一场以共享为目的的推广
“每天阅读一小时。请在茶余饭后、工作间隙、漫漫旅途中体验阅读的快乐。让电子游戏、上网聊天、打牌娱乐等为阅读让路,每天至少一小时……”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二届环渤海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河北省全民阅读形象大使向河北老乡发出倡议:每天阅读一小时。
阅读是一件“私事”,但阅读需要有氛围,也需要推动。河北省全民阅读活动组委会办公室汇集多方建议,提出了“读书乐道,梦想飞扬”的口号,并于今年4月聘请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部副主任、《新闻联播》主持人康辉担任了河北的全民阅读形象大使。
当然,读书不能停留在口号层面,为了让读书活动真正开展起来,河北省还聚集媒体力量推动阅读。如今,省内各大报刊都开辟了《全民阅读》专栏,河北省广播电台开辟《声动阅读》栏目,出租车移动视频和手机短信经常能看到阅读活动的宣传,“燕赵时评”等省内四大博客圈也常常进行好书推荐等互动活动。为了让阅读活动进一步落到实处,省阅读办开展了“好书推荐、乐读共享”活动,每月在省内媒体上向读者重点推荐10种优秀读物。截至目前,已经向全省读者推荐了32期共计320种优秀图书。
对于读书,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全民阅读活动组委会主任艾文礼有一个形象的总结——“蓄电池理论”,他认为,人的一生只充电一次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纸磨坊进行不间断的持续充电,才能不间断地释放能量。“从古今中外历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
为了让省内读者更好地“读有所得”,请名家为省内读者“讲”书也是河北省几年来一以贯之的做法。在石家庄市图书馆,《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看到一张冰心女儿吴青来馆作讲座时的照片:讲座大厅座无虚席,副市长如学生般聚精会神地听讲,几名小读者挤到了讲台上;在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不时有老师和学生提起童话大王郑渊洁来校作讲座时的情景……
一个以“七进”为抓手的思路
先来看这样几个片段。
片段一。河北慧聪公司的新入职人员正在上一门必修课:背诵《弟子规》。总经理郭春利告诉记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弟子规》的1080个字里蕴涵着深刻的学做人、学做事的道理。河北慧聪有着浓厚的读书文化,每周六许多员工会放弃休息参加单位的读书沙龙,与大家分享读书的感受。这是河北省全民阅读活动进企业的一个缩影。
片段二。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的小学生向记者介绍他们最喜欢的教室——国学讲堂,“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藏书阁。我们的藏书阁收藏了一些经典的国学书籍,有线装书、近代出版的国学品读书,还有一些竹简……”校长石文敏告诉记者,虽是一所小学,但全校共有图书76841册,人均25册。这是河北省全民阅读进学校的一个代表。
片段三。沧州市孟店乡王金村村民邵金榜正在带着几名村里的“粉丝”学习哈哈腔。哈哈腔是流传于河北沧州地区的一种地方戏种,扮相颇似京剧,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邵金榜告诉记者,他平日农闲时喜欢读古书,村里农家书屋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他都读过了。之所以要读书,是因为自己还在搞哈哈腔的剧本创作,村里人唱的几个剧目都是他改编、导演的。这是河北省全民阅读进农村的一个典型。
片段四。家住石家庄市的姚鸿昌老人不是教师,却痴迷教育学,四处讲学且颇受欢迎。尤其是退休后,他彻底转行,使“家文化”研究自成一派,著作也接连问世。记者说,姚老家的书不少,满满一大书架。姚老说,这是一部分,大多数书在老房子呢。姚老还说,他理解的书香家庭,不仅仅是家里人多读书,更要走出去讲课、交流、旅游,以人为书,以社会为书。这是河北省全民阅读进家庭的一个“小家”。
一周时间在河北采访,值得记录的片段可不止这几个。几年来,河北省围绕“书香河北”的创建,以“七进”为载体进行阅读活动的迅速推广,分别是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如今,这“七进”也都开始“结果子”:在进机关活动中,省高院建设了全省藏书最全的法律图书馆,各级法院成立了读书会,院长担任会长;在进校园活动中,全省从去年开始举办河北省青少年“阅知行”读书活动,一年时间内,已经有近50万名学生参与活动;在进家庭活动中,河北省对家庭藏书量、读书时间、读书数量、购书金额等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已经评选出24017个书香家庭。
为了让“七进”落到实处,河北省阅读办还于2012年5月制定了“书香河北”的创建标准,对这7个领域的阅读确定了“标尺”,分别是基础条件(40分)、阅读氛围(30分)、创建成果(30分)。举个例子,在书香家庭评比中的基础条件一项中明确规定,城镇家庭藏书量不能低于5000册,农村家庭藏书量不能低于4000册;城镇家庭人均每日读书不少于2个小时,农村家庭为1个小时……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李晓明表示,“今后一个阶段,全民阅读工作将着眼基层,服务群众,努力加强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省范围深入开展‘书香河北’创建活动。通过‘七进’推动阅读由单一群体向复合群体延伸,逐步形成书香乡镇、书香区县、书香城市,最终实现‘书香河北’的梦想。”
一群以阅读为储蓄的娃娃
今年4月,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出炉:在全国48个主要城市排名中,石家庄以73.7%的图书阅读率位居第二,以85.9%的阅读率排名第十。问及缘何在榜单上居于高位,石家庄市全民阅读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刘茂利介绍说,石家庄市全民阅读活动起始于1997年,是全国最早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城市之一。
和许多阅读风行的城市一样,石家庄市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吸引读者,纸磨坊几天采访下来,记者发现石家庄市读书“从娃娃抓起”的特色很是鲜明。
青少年读书节自2006年起已经举办7届,每年策划不同的主题,创新阅读形式,丰富读书内容,吸引中小学生广泛参与,目前参加这一活动的学生已经达到56万人次。从2011年起,青少年读书节重点开展中小学生听说读写大赛,今年参加比赛的人数已经超过13万人。全国“高效读写”总课题组组长、石家庄市全民阅读活动特邀专家田玉向记者推荐了一个好玩的“大游戏”:读写银行。
加入这所“银行”的学生,每人会得到一个“存折”,每读一个字可以积1分,每写1个字可以积100分。现在“银行”刚开张两个月,已经有会员598人了,而且积分最多的已经达到500万分。可别小看这1分、100分,田玉对这家“银行”有着很大的“野心”:2012年,中国人均读书为4.39本,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字,当年犹太人的阅读率最高,为64本。“按照目前孩子们的热情,一年下来,许多孩子的阅读率就可以超过以色列了。”田玉对这一点很有信心。
相关阅读推荐 泥土情结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zmf.cc/a/898.html